【每日读经】玛拉基书 第三章 - 马太福音 第一章(2025.09.04)

【每日读经】玛拉基书 第三章 - 马太福音 第一章(2025.09.04)

2025-09-04
浏览量:127

psa




玛拉基书 第三章

 

神的信实和可靠(二17~三12

 ·回到信心的生活中(二17~三6)──当神的子民远离祂,不明白神和祂的作为时,便会对神产生不信任,在生活中看不见祂的作为。当他们看见恶人亨通,好人遭难时,便怀疑神的公义,甚至神的存在(二17)。神看他们的不满为对祂的烦琐。

  神对这种心态的响应,乃是要求他们回到对祂的信任中。弥赛亚必要来临,在全地上施行公义(三1~6)。预备道路的使者是施洗(浸)约翰,但基督第二次来世是突然的,祂来要作炼净的工作,不是毁灭(三2~4);而这熬炼的目的,是叫他们信靠神、敬拜神(向神献供物)。基督再来又要作审判的工作(三5~6),祂的审判是根掳祂的律法和不变的慈爱。

 ·回到神的丰盛和赏赐中(三7~12)──在这段经文中,神责备祂的子民偏离祂的律法,又没有献上当纳的十分之一。神所要的,乃是人转向祂、爱祂、守祂的律法。先爱祂,才肯真心献上供物,没有献上十分之一的是强抢神的物,因十分之一是属于神的,故此是“当纳”的,而不是“奉献”,超过十分之一的才是奉献,而这“十一”要全然送入圣殿的库房(仓库)里。盗取神的“十一”带来咒诅,而奉上神的“十一”是丰盛恩典的源头,仇敌要被除去(三11),产业蒙保守(三11~12)。神是一位乐意施恩给我们的神,但我们必须先爱祂,再用物质奉献表达我们的爱。


默想 神期望我们信任祂,并且真诚奉献,以表达对祂的爱。

 

慈爱而公义的神(三13~四6

  在这卷书的最后一部分,我们看见神的子民落在属灵的低潮中,心灵已远离神,将自己与外邦人比较,觉得不属神的人也一样亨通,有枉作好人之感(三13~15)。神的回应是指出有一群敬虔的时代见证人(三16~18),又指出在末后的日子神将纠正一切的不义(四1~3)。

 ·回到完全的顺服中(三13~15)──神的子民并非公然在言语上顶撞神,而是在他们的言谈和行为上不当。他们离开了事奉,以为是没有效用的(三14)。一切属灵的操练,都以为没有益处(三14)。敌挡神的人也没有遭罚,为何人还要坚守神的原则做人呢(三14)?当神的子民存着这样的心态,他们必须回到完全的顺服中,才能得着复兴。

 ·回到敬虔的榜样中(三16~18)──神用当时一群时代见证人鼓励这群在灵性上灰心失望的人。他们是一班敬虔的人(三16),又有美好的团契生活,并肩作战(彼此谈论),又是思念神的名、跟随祂的人。这些人有神的同在和亲近(三16),神也向他们施恩(三17)。




玛拉基书 第四章

 

慈爱而公义的神(三13~四6

  在这卷书的最后一部分,我们看见神的子民落在属灵的低潮中,心灵已远离神,将自己与外邦人比较,觉得不属神的人也一样亨通,有枉作好人之感(三13~15)。神的回应是指出有一群敬虔的时代见证人(三16~18),又指出在末后的日子神将纠正一切的不义(四1~3)。

 ·回到完全的顺服中(三13~15)──神的子民并非公然在言语上顶撞神,而是在他们的言谈和行为上不当。他们离开了事奉,以为是没有效用的(三14)。一切属灵的操练,都以为没有益处(三14)。敌挡神的人也没有遭罚,为何人还要坚守神的原则做人呢(三14)?当神的子民存着这样的心态,他们必须回到完全的顺服中,才能得着复兴。

 ·回到敬虔的榜样中(三16~18)──神用当时一群时代见证人鼓励这群在灵性上灰心失望的人。他们是一班敬虔的人(三16),又有美好的团契生活,并肩作战(彼此谈论),又是思念神的名、跟随祂的人。这些人有神的同在和亲近(三16),神也向他们施恩(三17)。

 ·回到盼望中(四1~3)──现今虽有不公义的事情,但在主来施行审判的那日(四1),一切都将有清楚的交代。火炉象征神的圣洁,烧尽一切的不洁(四1、3),又代表神对不义者的审判。而敬畏神的人,将在神的公义中得到心灵的医治和喜乐,有如跳跃的肥犊(四2)。

 ·回到神的话语中(四4~6)──在神的律法中,我们得知神的旨意,按神的旨意过生活,就是心中转向祂而得到复兴。以利亚在以利沙之前,故基督也有一位像以利亚的人为祂预备人心,就是施洗(浸)约翰(参路一17)。


默想 当我们看见恶人当道时,依然要坚守基督的教导,学效忠心的时代见证人,盼望神的公义和慈爱得着彰显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16160652.jpg



马太福音 第一章

 

迎接新生王(一125

 ·耶稣基督的家谱(1~17)

  犹太人在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时,很喜欢以家谱的记叙作为开始,马太福音的作者在介绍这位新生王的时候,也没有例外。这家谱有三处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:

  1. 作者主要把耶稣基督看为承继大卫王宝座的人,其次是亚伯拉罕──第一个接受神应许的人──的后裔,以应验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。

  2. 作者很有系统地把耶稣基督的谱系分成三组,每组十四代;显然,家谱中有些人的名字是被作者删去了(圣经原文的“生”字,有时不一定是指父子,也可以指祖孙的关系)。

  3. 作者在家谱中提及四个妇女的名字:她玛(3)、喇合(5)、路得(5)和拔示巴(6),她们都不是犹太人,而且其中三人(她玛、喇合、拔示巴),更曾在她们的人生中有过不甚光彩的一页。可见新生王的降世,显明了神那普世性的慈爱;在祂为人类预备的救恩里,是没有性别和种族的界限存在的。

 ·耶稣基督的诞生(18~25)

  犹太人的婚姻程序共有三个步骤:定亲(当事人在孩童时期由父母或媒人促成)、订婚(确立双方在年幼时所立之约,双方若不同意,可于订婚前解约;订婚期间双方并未享受夫妇的权利)、成婚。马利亚就是在与约瑟订了婚的阶段中,从圣灵怀了孕,生下耶稣。“耶稣”这名字,乃“耶和华是救赎主”的意思。祂降世为人,目的是要把你和我从罪恶里拯救出来,使我们得着新的希望。

  同时,作者还指出这件事的发生,应验了神在古时藉先知所说的预言。神曾藉以赛亚向犹大王亚哈斯赐下童女怀孕生子的兆头,来显示他与犹大国同在。马太认定耶稣的降生,就是这预言最明确的应验。“神与我们同在”,是何等宝贵的应许和保证!


祈祷 感谢新生王耶稣,因着祢的降生,带给我完备的救恩。

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