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迦利亚书 第十四章
神的日子(十四1~21)
本章以“争战──胜利”与“神的降临”为主题,描述在“耶和华的日子”将发生的事情:
1. 耶路撒冷将经历被掳的酷劫(1~2)。
2. 在酷劫中,神必亲自降临成为选民的拯救(3~8)。神拣选橄榄山作为其降临的地方;神的显现,带来了宇宙间异常的改变(4~7)。
3. 耶和华必作全地独一、和平的君王(9~11)。
4. 耶和华必亲手用灾殃攻击列国(12~15)。
5. 列邦因耶路撒冷的大君王──万君的耶和华而蒙福(16~21)。万人都尊耶和华为圣,而神的圣殿内充满着圣洁;凡物都归耶和华为圣,再没有迦南人(代表那些向敬拜者牟利的商人)之踪迹。
·耶和华的日子,由以上的分析,是一个审判的日子,亦是施恩的日子。对有罪的人来说,这“日”带来了惊恐与审判;对敬畏神的人来说,那日是“拯救”的日子。这章中神降临的描述(3~11)可算是全书的高峰。那位独一无二、圣洁和平的大君王要临到全地万民中间,是可畏(3~11)又是可亲近的(16~17)。百姓应有的回应是“归耶和华为圣”。
思想 我们所事奉敬拜的,是一位将要来、至尊至荣的大君王,祂配受我们的尊荣,俯伏敬拜。
玛拉基书 第一章
永爱的神与忘恩的人(一1~14)
玛拉基先知与尼希米乃同时期的人,当时神的子民落在灵性和道德的黑暗中,神藉先知呼唤他们回转,重整灵命。
·回到神的慈爱中(1~5)──神对人的爱,如父母爱子女一样是坚定不移的,但人对神的爱却很容易减退。当人远离神时,便等于远离神的爱,却还以为是神不爱他们。神的爱是永不改变的,当人感受不到神的爱时,就正是人需要复兴的时候了。以色列人虽有软弱,但神对他们的爱却永恒不变,因神拣选了他们的先祖雅各,而憎恶以扫和他的后代以东人(因他们自己的罪)。神如何对待以东人,正好证明神守约,对以色列施慈爱。神对今日祂所拣选并信靠祂的人必爱到底(参约十三1)。
·回到敬虔的生活中(6~14)──留意这段教训虽向祭司发出,但14节明显亦同时向所有神的子民发出。今日教会领袖的表现,同样反映一般信徒的属灵景况。这段经文中,神的子民在敬拜(献祭)的事上表现出他们心中远离了神,没有将神所要求最好的献给祂。神所要的不是祭物,而是祭物背后的敬虔和对祂的爱。
今天神也要求我们将最好的时间、精神、力量用来事奉祂,不要等到年老退休后才努力事奉祂。
思想 当我们以为神不爱我们,又或当我们想在生活上留下最好的给自己时,这正反映我们的生命需要神的复兴了。
玛拉基书 第二章
忠心事奉与圣洁生活(二1~16)
·回到忠心的事奉中(1~9)──神的子民远离神,当时的属灵领袖(祭司)实难辞其咎。同样,今日教会领袖软弱,带来信徒的软弱。1~3节中,神提醒祭司们要以神的荣耀为事奉的大前提。第1和第2节的“诫命”指神所要求的,就是荣耀神的事奉。“放在心上”就是特别留意的意思;事奉神的人必专心一意的以神的荣耀为事奉的目标,否则必招致神的咒诅,又被神除去事奉的职分。
忠心的事奉还须忠实地传讲神的话语(4~9):神与事奉祂的人立约,要将生命和平安(丰盛的生命)赐给忠心事奉祂的人(祭司和利未人)。6~9指出他们口中所传讲的必须真实,不为讨好人,只为讨神喜悦,又能叫人离开罪恶,且必须公正不徇情面。
·回到圣洁的生活中(10~16)──以色列人的罪有三方面:
第一是背弃神(他们的天父)的约,以致影响整个民族,就如亚当的罪影响整个人类;亚干的罪叫以色列人败在艾城的手下。
第二是娶外邦女子为妻的罪。这并非种族歧视,而是因神不想祂子民感染外邦人拜偶像和其他可怕的罪。
第三种婚姻上的不洁。离婚是神所憎恶的;15节的原意是:神有能力为亚当造多位妻子,但祂只造一位夏娃,是为了带来虔诚的后代。
思想 祭司不忠心传讲真道,神的子民就落在不洁的生活中;教会领袖尽忠服侍,也就带动信徒专一尽责。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