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日读经】 耶利米书 第二十一 - 二十三章(2025.07.12)

【每日读经】 耶利米书 第二十一 - 二十三章(2025.07.12)

2025-07-12
浏览量:165

psa



耶利米书 第二十一章

 

生路与死路(二十一114

  第二十一章至二十五章是有关君王及假先知之预言。二十一章之前的预言是针对约雅敬统治下的社会。二十一章的起首是向西底家王朝发出的宣告(主前五九七至五八七)。

 ·西底家求救(1~2)

  那时埃及新法老王登位,图谋侵占巴比伦领土,西底家见有机可乘,立刻起来反叛巴比伦,结果导致尼布甲尼撒决心要完全攻占犹大国。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,西底家只有派人去问先知求神帮助,可惜他们在这时仍无一点懊悔的心。

 ·神的三个晓喻(3~14)

  西底家与其臣仆那种怕灭亡而又不悔改的态度,激起了耶和华的怒气,结果他便向他们发出三个晓喻:

  1. 向西底家(3~7)

  神不再是犹大国及君王的保护者。相反,祂会站在敌人巴比伦那边,不留余地的攻击犹大国。

  2. 向百姓(8~10)

  违背神是自寻灭亡的行径。在此时,百姓投降倒还可以保存生命、留在城中则只有坐以待毙。

  3. 向大卫家族(11~14)

  神给人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,生死祸福是人可以选择的(参申三十19),所以大卫的家族也同样可以选择脱离灾祸,只要他们先停止容忍不公义的事情,施行公义,并且去掉骄傲,勿自恃是神拣选的民(参王上九4~5)就可以目空一切。


祈祷 感谢祢赐给我自由,但教导我善用自由。



耶利米书 第二十二章

 

坐大卫宝座者(一)(二十二112

  接着上一章,神对犹大家的宣判后,在这章里祂特别针对其四位暴虐无能的君王。依照经文的次序,他们是西底家、沙龙、约雅敬和哥尼雅。这个次序与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是有点出入,因为西底家应该是最后的,但为何他会被排于首,解经家都不大了解。有关这些君王的事迹可参阅列王纪下二十三和二十四章。

 ·西底家的劝谕(1~9)

  这里虽然没有提到西底家的名字,但从第二十一章的记载中,我们可以知道这段劝谕应该是对西底家说的。再者,“犹大王啊”的“王”是一个单数的用字,绝对不是指众犹大王而言。神劝告王与其臣仆,应注意如下的事:

  1. 多作善事(3)──秉行公义,解救被欺压的人,这是他分内的责任。

  2. 不可行恶及强暴之事(3)──不可亏负寄居者、孤儿及寡妇。因为这是神给以色列人的命令(参出二十二21~22)。

  3. 王室的兴亡是掌握在他的手中(4~5)──他若听神的话,必能保住王位。

  4. 他的行为亦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(6~9)──若他离弃神,耶路撒冷城必被毁。

 ·沙龙的结局(10~12)

  沙龙即约哈斯,他可能是在他父亲约西亚被杀于米吉多之后登位(主前六○九年),他作了三个月王,便为埃及新法老尼哥废除和放逐,最后死于埃及,成为第一个死于被放逐之地的犹大王。所以神说“他必不得再回到这里来,却要死在被掳去的地方”(12)。


祈祷 求祢感动我们的政府,使他们更看见市民的需要,令这个社会更公义、更平安。


坐大卫宝座者(二)(二十二1330

 ·约雅敬的被废(13~20)

  他是沙龙之兄,在沙龙死后继承其王位,但由始至终都受制于法老尼哥。可惜约雅敬不知发奋图强,反而强暴贪婪,穷奢极侈。为了要建造华美的宫殿,不惜加重赋税,强抢壮丁,全没有效法其父亲秉行公义的表现。更堪虞的他容许外邦宗教蔓延国内,导致人民在宗教和道德上都极其败坏。结果,神在18~19节宣判他的收场,这是一个极悲惨的收场,相信没有几个君王会受到神这样的惩罚。他不单只不能有君王的葬礼,连一个普通人死时的情况也比他好,没有人为他哀哭,其尸首只是被人扔到城外供野兽享用。

 ·哥尼雅的命运(20~30)

  他又名约雅斤或耶哥尼雅(二十四1),登基三个月,便被掳到巴比伦作人质,直到尼布甲尼撒三世才被释放,他的命运显明了神定意要放弃犹大国。

  20~23节相信是向哥尼雅说的预言,但这里特别是指到犹大全国说的。28节的“器皿”是指粗糙下等之器皿。29节三次重复用“地啊”,这是流露出耶利米对将要灭亡的国家那分悲伤和迫切感。哥尼雅本有七子(参代上三17~18),但无人能继承他的王位,所以神说他算为无子(30)。


祈祷 神啊,祢是轻慢不得的,祢是公义的;祢暂不惩罚只是为了给机会我悔改。求祢加添我意志去改过我不合宜的地方,免得我失去祢的慈爱。



耶利米书 第二十三章

 

犹大必得救(二十三122

  在宣告犹大国因君王和先知行恶而快将灭亡的信息外,神亦给人安慰和希望。因为,虽然犹大国必灭亡,然而神会拣选一些人并保守他们,使他们生养众多,然后重建国土。再者,神已应许在大卫的后裔中兴起救主,以拯救以色列人。这是何等佳美的信息,有如久旱的甘露、黑夜的明灯。

 ·余数的应许(1~4)

  这里的“牧人”是指西底家,他是犹大国最后的王(主前五九七至五八七),乃是注定要灭亡的。但在神的公义审判之后还有慈爱,祂决不会让祂的子民就此消失,所以他已定意保留一些人。

 ·救赎主的应许(5~8)

  救赎主(弥赛亚)来临的应许确能表彰神永远的慈爱。但后来由于他们对弥赛亚错误的期望而使耶稣受到极大的逼迫。

 ·先知的罪恶(9~15)

  百姓犯罪可能是出于无知,但先知应该很清楚神的心意。可是,连这班先知也亵渎神,在圣殿中行恶。由于奸淫、虚妄的手和包庇恶人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,又因他们使百姓如所多玛和蛾摩拉,所以神必追讨他们的罪。

  “茵蔯”(15)是一种植物,其提炼出来的油如果长期服用可引致神经错乱,甚至死亡。

 ·先知的教训(16~22)

  先知的职责是传讲神的话,但这些先知却不传神的话。神说百姓将面临大灾难,他们却说神会赐百姓平安。


祈祷 神啊,祢是不会撇下我不理的,所以当我陷于低潮时,祢必与我同在,领我走过死荫幽谷。


逃避不了的神(二十三2340

  神是全能而无所不在的,祂是我们近处的神,也是远处的神,没有人能逃避神。在亚当和夏娃违背主命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后,当他们听到神的声音,就藏在园里的树林,但仍是不能逃避神。现在,这班先知作的假预言和假异象,也绝不能逃避神的审判。

 ·糠与麦子(23~32)

  先知以为自己的聪明可以瞒过神,他们以为百姓既看不出他们的虚实,神同样也不会察觉到。可是,他们完全错了,神对他们的作为了如指掌。他们幼稚的想法和虚幻的生活如糠,毫无益处。但神的话却如麦子,充满养料,能维持生命,更如火和大锤,有强大威力,可以攻破任何坚垒。所以神定意要与他们为敌,祂三次重复说:“我必与他们反对”(30~32),因为他们迷惑百姓,以致百姓走入歧途。

 ·真伪先知(33~40)

  这里记载了一件事例,目的是要说明先知亵渎神的罪(谬用神的话)已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。神使用真先知以口传达神的定意,就是祂必撇弃和羞辱假传默示的先知和不听从真先知的人。甚至神传令:除了真先知外,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得到神的默示,否则必自招灭亡。


祈祷 求祢使我知道我可以在人面前瞒着自己的罪,但在祢面前却无可逃避,以致我不会自鸣得意,在罪中享乐。

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