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赛亚书 第六章
求主差我(六1~13)
本章记载以赛亚先知蒙神呼召差遣的经历。这不单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,历代以来神也使用他蒙召的经历感动千万人,献身给神响应祂的呼召。
神的显现:乌西雅王崩,当国家面临改变之时刻,神让以赛亚看见祂是真正的君王,仍然坐在宝座上,掌管一切。
神的圣洁:在先知的异象中,他看见神的荣光。耶和华是超越的、圣洁的神,祂是以色列的圣者,连侍立的撒拉弗也遮脸不敢正视,呼喊“圣哉”。
人的污秽:在神圣洁的光照下,格外显出人的污秽败坏。神若察究罪孽,谁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呢?因此先知说自己有祸了,更承认自己是不洁的人。
神的洁净:感谢神,先知认罪后,撒拉弗用红炭沾他的口,象征神赦免他的罪,并且使他洁净。人不能自己除罪,这全是神的恩典、神的作为。
蒙主差遣:第8节是本章神首次说话。惟有蒙神悦纳的人才能被祂使用。先知接受神的差派,宣布神审判的信息。这是困难的使命,但神也明明应许必有余种存留,成为日后的盼望(13)。
我们生命中,有没有与以赛亚相似的经历呢?有没有与这位主相遇,看见祂的圣洁,及自己的污秽?
祈祷 主啊,教我等候祢;使我敢说: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。”
以赛亚书 第七章
以马内利(七1~25)
本章14是人所熟悉的经节,预言弥赛亚为童女所生,在耶稣基督身上得了应验(太一23)。
·犹大面对的危机──当时在亚述管辖列国之下,亚兰与以色列联盟反叛,但因犹大不肯加盟,于是亚兰与以色列联兵攻打耶路撒冷,图加威胁,甚至有意废除亚哈斯王,另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(6)。
·如何应付危机──以赛亚带来耶和华的话语,就是要“谨慎安静,不要心里胆怯”,二王的计谋必不能成就。应付危机的最好方法是投靠神,相信祂的大能。可是亚哈斯心中有数,打算向亚述求救兵为他解难。他不明白拯救来自神,以为亚述的势力可作靠山。他不肯向神求兆头,因为他有自己的计策,却用敬虔属灵的口吻推辞:“我不试探耶和华。”(12)其实他的拒绝是出于不信──不信神的话,却以此隐藏他心中的另一个决定──倚靠亚述(参王下十六7)。
·以马内利预言──神应许短期之内,亚兰与以色列二王必无功而退,他们亦先后相继被亚述所灭(8、16),而因亚哈斯的不信,犹大亦面临审判与倾覆。以马内利预言当日如何应验,经文没有交代,但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,因为这是短期内神使犹大脱险的指标。但这预言应验在弥赛亚身上。
祈祷 以马内利的神,求祢使我因信站立得稳,更因祢的同在,面对危机时仍能谨慎安静。
以赛亚书 第八章
缓流的水(八1~22)
神藉另一件事来肯定犹大必安然度过当日的危机。以赛亚给他儿子所起的名带有象征的意义,表示掳掠速速临到犹大的两个敌人──以色列与亚兰。本章并非应验七14的预言,因为以赛亚的妻子生子,不是童女怀孕,而且儿子也不是起名“以马内利”。这件事证实了耶和华必介入历史当中。
亚哈斯王不听从以赛亚的劝告安静等候耶和华的拯救,却自作主张向亚述求救兵,结果引狼入室,自食其果。西罗亚池的水(6)来自耶路撒冷城外,虽然流得缓慢,却是源源不绝。这代表神的照顾与供应。可惜以色列民厌弃这缓流的水,神便使大河的水冲来,涨溢泛滥全地,就是亚述王来到管辖,把重轭加在人民身上,使其归顺进贡。
虽然如此,以赛亚劝勉百姓不可倚靠计谋,也不可投靠政治势力,因为这一切终必破坏,归于无有,唯一稳妥的方法是敬畏耶和华,尊祂为圣(9~15)。这是最上算的政策。如果离弃神的话语作为准则,而去求问交鬼的和行巫术的,希望藉此有转机或得指点(19~22),结果只是进入可怕的黑暗中。百姓若沦落到这个地步,真是无可救药。先知蒙神指示,暂时引退,悉心教导身旁的一群门徙(16~18)。
祈祷 施恩的主,求祢赦免我的愚昧,因为不少时候我厌弃从祢而来、缓流却源源不绝的水泉。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