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篇 第八十九篇
乌云背后必有阳光(八十九1~18)
近代一位犹太教学者马丁布伯曾说:“二十世纪是神的日蚀时期。”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比喻。日蚀的现象是在某一种情况下,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人暂时看不见太阳,但太阳是仍然存在的。一个更常见的现象是,天空乌云密布,天上的太阳不见了。然而,太阳不会永远躲在云后,当它重现天际,光明和温暖就会充满人间。
在属灵的经历中,我们也许会有日蚀的时刻。在痛苦忧患之中,我们看不见神,说:“上主啊,为什么丢弃我?”(诗八十八14)那时,我们必须坚持到底,提醒自己这不过是信仰的日蚀,一个短暂的现象而已,神是在试炼我们。祂要训练我们在黑暗中仍然看见祂超越黑暗的光辉,作好准备,迎向光明。
如果说前一首诗篇是黑暗中苦难之歌,令人看不见光明和希望,本诗就是一首雨过天青,黑云消散后的喜乐颂歌。因此有人认为读了诗篇八十八篇之后,必须读八十九篇。
本诗以歌颂开始:“上主啊,我要永远歌颂的慈爱;我要不断地传扬的信实。”(1,现代中文译本)亦以歌颂结束:“愿上主永远得到称颂!阿们!阿们!”(52,现代中文译本)他对神的歌颂和赞美是有根有据的:祂的慈爱永远长存(2),对所拣选的人作了确实的应许(3~4),神的威严和能力超越诸神(8~11),天地都属于主,祂的国充满正义(12~14),祂是有能的保护者和君王(15~18)。
祈祷 求主教我们能作信心的祷告,不单用言语,也用整个生命作喜乐和歌颂的祷告。
爱之深.责之切(八十九19~52)
我们信神的原因何在?我们爱神的原因何在?
有人信主爱主是因为害怕死后的审判,也有人是因为希望获得神特别照顾,万事如意,邪病不侵。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都不是最正确的答案呢?,心理学家佛洛依德、哲学家罗素等人不信神,都是因为他们以为这些就是基督徒信主爱主的唯一理由。假如是真的话,他们对基督徒所作的批评(例如信徒自私、不成熟;信仰残暴之神)也不能算是无的放矢了。可惜他们或许不知道基督徒爱主事主的原因可能是:不为什么,只因祂爱我,为我舍己。正如冰心问母亲为什么爱她,得到的答案是:“不为什么,只因你是我的女儿。”
“我爱我主,深印于心,岂因望入天堂?岂因我若不爱我主,后必永远死亡?
我今爱主,不为何事,也非希求赏赐,只因我主曾先爱我,我誓终生爱主。”(毕生爱主歌)
本诗的第二部分(19~37)向我们说明了神一个很重要的属性──公正严明,信守诺言。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,不论旧约或新约,一经订立,就应遵守,违约的就当受罚。这个约的观念很清楚地说明了某些信徒的无知和愚昧,他们以为一旦受了洗,就必然事事顺利。
很多时,他们忽略了自己在盟约中的责任。因此,在遭遇挫败时他们就埋怨神不守诺言,不以慈爱待他们。谁知那却是神对他们的管教呢!爱之深,责之切。我们不能单怪神,而不作反省。
祈祷 主啊,求祢赐我们受教之心,信守对祢的诺言,正如祢持守祢自己对我们的应许一样。
诗篇 第九十篇
短暂与永恒(九十1~17)
本诗是一首蕴含无限人生哲理的优美作品。不少人认为是摩西在晚年,快要走完旷野的路程时所作。当他回顾在旷野流浪的漫长岁月,亲爱的同胞一个一个的离开世界,自然满怀感触,深感人生无定,好比浮萍漂泊;又觉人生苦短,寻找永恒归宿。
我国著名诗人李白对人生也曾作过类似的描写:“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”
当然,本诗的目的并不是感慨人生,而是教导读者认识人与神、短暂与永恒的对比,让他们懂得怎样有意义地度过在世短暂而劳苦愁烦的一生:
1. 短暂的人生与永恒的神(1~6):人生是那样的短暂,转瞬飞逝,恰似南柯一梦,又像早上生长茂盛,晚上已被割下枯干的草。这与世世代代作人避难所的神,是何等大的对比!
2. 人的罪恶与神的权能(7~9):当染满罪污的人面对庄严圣洁的神的时候,必定会自惭形秽,惊慌战栗。因此诗人说:“我们因的烈怒惊惶。把我们的罪孽摆在面前,把我们隐藏的罪过显露出来。”(7~8,现代中文译本)
3. 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(10~17):诗人并没有详尽的列出一些有意义人生的守则,让读者遵守实行。他只是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要诀:
a. 敬畏神:“上主啊,的震怒几时终止?求怜恤的仆人。每日清晨,求使我们饱享不变的爱……看见大能的作为……看见荣耀的威力。”(13~14、16,现代中文译本)
b. 数算年日:“求教我们数算我们短暂的年日,好使我们更有智慧。”(12;现代中文译本)
思想 生命的价值不在乎其长度。幸福是认识生命的限度,并且爱这限度。这就是永恒的开始。
诗篇 第九十一篇
主必看顾(九十一1~16)
在安息礼拜中,最常用的诗篇是第九十篇。每当我读到有关神的震怒的词句时,虽然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,心里总有点不舒服。幸而第九十一篇的诗句立刻作了必要的补充:神是有大能的神,祂的能力固然是可以用来惩罚人类的罪恶,但同时也可以用作主持公道,伸张正义,保护弱小:“凡向至高者寻求安全,住在全能者荫庇下的人,都可以向上主说:‘是我的避难所,是我的堡垒。是我的神;我信靠。’”(1~2,现代中文译本)
即使遭遇最强顽的敌对者和最恶劣的环境,细读本诗都可以获取最大的安慰:“祂救你脱离一切隐患,脱离一切致命的瘟疫。祂要用翅膀庇护你;在祂的看顾下你一定安全。”(3~4,现代中文译本)黑夜、白天我们都不用惧怕(5~6)。
在荒野,魔鬼也曾引用本诗试探主耶稣:“神要差派天使看顾你……他们要用手托你,使你的脚不至于在石头上碰伤。”(11~12,现代中文译本,参太四6)主耶稣很智慧地回答了魔鬼,指出它的错误说:“不可试探主──你的神。”(太四7)主不错是要保护我们,看顾我们,但我们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利用祂。主并没有应许我们事事顺利,天色常蓝,祂只保证与我们同在,加添我们力量,分担我们的苦难:“他们在患难中,我要分担他们的苦难。”(15,现代中文译本)
主是永恒的守护者,有祂同在,就无所惧怕,愿我们常常都保持这个信心。“你的保护者不会打盹!”(诗一二一3,现代中文译本)“白天,太阳不会伤你;黑夜,月亮也不会害你。”(诗一二一6,现代中文译本)
祈祷 天父,教我知道,祢必看顾敬爱祢的人,不是一时的看顾,而是时时看顾,永远看顾。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