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日读经】以斯拉记 第八 - 十章(2025.03.15)

【每日读经】以斯拉记 第八 - 十章(2025.03.15)

2025-03-15
浏览量:495

psa



以斯拉记 第八章

 

集腋成裘(八123

  以斯拉是一位面对艰巨工作而不低首的领袖,就如但以理在巴比伦的见证一样,是大有信心依靠神的仆人,值得我们效法。

 ·数点人数(1~14):革顺和但以理(2)皆为亚伦的子孙,是祭司(参出六25;民三2),哈突则是王室子孙。从第3节开始~14节止记录十二平民家族及其男丁数目:有祭司、大卫的后裔,更有十二家族,这是合乎神心意的完整数目。

 ·利未人(15~20):这次回归主要的目的乃恢复圣殿的敬拜,故以斯拉再召集利未人同行,回国后立即可以在圣殿中供职。现今在教会事奉,除传道人是不可缺之外,义工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
 ·宣告禁食(21~23):以斯拉的信心代表着全民众的信心,正如摩西在山上祷告,手发沉时,有亚伦和户珥扶着他(出十七12)。现在以斯拉宣告禁食,克苦己心(21),除希望上下一心外,更深信神施恩的手,必帮助一切寻求祂的人。这种用信心与行动来呼求神的帮助是我们应该学习的,想想以斯拉将会面对的艰巨工作,就知道这种呼求民众同心的行动是不容易的,会众的信赖是一位领袖成功的钥匙,求主恩待教会有这样充满魄力的领袖,也有这样顺服的会众。


祷告 为着今天教会领袖的信心与魄力祷告,并为他的羊群求顺服之心。

 

踏上征途(八2436

  以斯拉是一位懂得分配人手,善用资源的领袖,靠着那无伪的信心,他分派(24)、指示(29),并且常常亲力亲为,不愧为神所重用的仆人。我们各人都是神的器皿,只求那器皿是圣洁的、能蒙神所喜悦的,其他的事就交托予主,主必会成就祂在地上的旨意如同在天上。

 ·运送金银(24~30):这批数量庞大的金银和器皿是由以色列民(25)、王和谋士、军长献出来的,是他们奉献给神的甘心祭(28),所以这些奉献都是属于神的。以斯拉也就十分慎重的来处理,他分派祭司长先秤(25),然后他自己再秤一次(26),好提醒他们警醒看守。

 ·平安到达(31~34):路途虽然危险,但神是听祷告的神,保守他们脱离危险和仇敌,经过四个月的时间(七9)到达耶路撒冷,他们只休息整顿三日,第四日就来到神殿的位置,将金器数点交妥,完成使命;在此所表现出来祭司的圣洁公正行为是值得我们效法的。

 ·献上燔祭(35~36):这情况类似摩西时的以色列众首领所行的献坛礼(民七84~88),或是希西家的献坛礼(代下二十九1~35)。先是燔祭(35),后是赎罪祭,正如耶和华晓谕所罗门:“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,若是自卑、祷告、寻求我的面,转离他们的恶行,我必从天上垂听,赦免他们的罪,医治他们的地。”(代下七14)以色列民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,亲身经历神所说的话。


默想 昔日以斯拉带着战兢的心情完成神所交付的事,神所交付你的,你有忠心完成吗?



以斯拉记 第九章

 

痛悔祷告(九15

 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,看见许多的人困苦流离,就动了慈心,他的心为那些颠沛流离的人而悲痛,以斯拉同样看到自己的民族陷入罪恶深渊而伤痛欲绝,此情此景,凡对神有敬畏之心的人都被感染,来到以斯拉面前痛悔祷告(4),而以斯拉就带领会众一起祈祷。他的祷告是用“我们”,但并不是说以斯拉也娶了外邦女子为妻,而是表示一个以色列民犯错,就是全以色列民的错(参亚干之事,书七25)。

 ·追忆的祷告(5~8):神的怒气只是一息间,但恩典却是长久的,很多的诗篇记载诗人的祷告都是肯定他们的神是一位怜恤的神。当人向后望过去的日子时,就不期然感受到神并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,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。以斯拉的祷告正是一个追忆神恩典和人民经历痛苦的祷告,对以色列民来说,实在是很大的提醒。

 ·感恩的祷告(9~10):一句“既是如此”,好像当头棒喝,神的恩典足够我们用,为何仍然软弱而跌倒,违背神的旨意呢!

 ·认罪的祷告(10~15):以斯拉有先知的慧眼,知道如果以色列民不停止与外邦女子通婚,神不会祝福那地,而且当今的景况十分严重,上至祭司下至平民都犯了罪。神现在虽然是宽容忍耐,但最后也是“无人在你面前站立得住”(15)。历来很多教会也缺乏这种慧眼,常与这不信的世代妥协,终成大错,这是值得我们再三反省的。


思想 为着软弱无力的肢体,我该献上甚么祷告?



以斯拉记 第十章

 

贯彻行动(十111

  以斯拉的忏悔感染全会众,神像是向众人心里说话,复兴的先兆已显明,在教会历史上,我们看到在神面前认罪后的复兴例子不鲜。当会众在主面前顺服,谦卑跪在十架下,将己罪完全倾吐;各人经过流泪谷,谷中必有甘泉涌出,并且盖满秋雨之福,求主复兴教会,正如神藉以斯拉复兴以色列民(1)一样。

 ·当办的事(2~4):以色列民知道他们虽犯了罪,但没有失去指望(2),在神面前重新立约,以表悔改。他们是真诚的(3),并且站在以斯拉的一边,鼓励彻底的改革。彼得在五旬节被圣灵充满时所讲的道,同样是有着无比的能力,听者都扎心,真有异曲同工之感,众人就起来办当行之事。

 ·起誓立约(5):在古代,誓言是比较普通的,意味着义无反悔的精神。

 ·通告会众(6~8):以斯拉提议的改革,得长老与首领认同,草成通告,限期三日完成。

 ·反应激烈(9~11):情景是动人的,有人的泪也有天上的泪,与外邦人通婚之罪是加添以色列人的罪恶(10),不是个人的罪行,而是对民族的罪行。

  整件事的发展非常迅速,一点不犹疑,不拖泥带水,但缺乏了向外邦人交待的细节,以及以色列人应付上的责任等。被掳后归回的改革是严肃的,被掳七十年后得以归回,这心情是可领会的。


思想 若论及信仰的取舍抉择,究竟凭着血气可舍到甚么地步呢?

 

完成大工(十1244

  看来不容易解决的事情已得着完满解决,因为上下一心之故,虽然还有人阻拦(15),然因势力微薄,全会众就照着以斯拉的话而行了(12)。当日立即定下步骤,从速完成休去外邦妻子的事宜。

 ·会众认同(12):以斯拉带动着会众认罪悔改,字句精简有力,显得以色列人是满有信心的。

 ·分工合作(13~17):十月初一查办户口登记,正月初一才查清娶外邦女子的人数。

 ·记录名单(18~44):首先记录圣职人员,包括祭司和利未人(18~24),然后记录以色列平民。

  以斯拉害怕以色列民与外族通婚后,影响重建圣殿的心志及士气,破坏以色列民对神的忠心,混杂异邦邪说,这一切都引起以色列民的首领与长老担忧。在重建圣殿工作之际,急着要处理这问题,处理的手法也非常严峻,不留余地,但这委实是可谅解的。现今教会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少,求主赐智慧与忍耐给我们去处理复杂的问题,尤其是涉及人道问题与道德问题之事。


祈祷 求主让我处理问题时,不是为找一容易的出路,乃是用诸般的智慧加上基督的爱心来作处事的原则。

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