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母耳记上 第四章
属灵领袖(四1~11)
信徒在甚么情况下才能真正知道和经历神的大能呢?当然是需要一些受过良好训练的人,准备好自己来接受神的话,并且把神的旨意转告其子民。
1. 难以预料的战败(1~4):神曾为以色列人成就了许多大事,也曾应允他们许多祷告,甚至连非利士人也都知道(8),可是这次以色列人却战败了,那是因为他们的宗教领袖何弗尼和非尼哈是污秽败坏的人。
2. 错误的决定(5~11):他们的决定显示出他们对神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,只有非信徒如非利士人才会以为神是处身在约柜中(7)。以色列人以为他们能使神做他们心中想做的事,直至现在这仍是我们常犯的错误。因为有了像以利儿子们这类不良的宗教领袖,于是也产生了一些无知的追随者。结果就造成了灾害和悲剧,使神的敌人因而欢欣。
默想 你有否把对神的信念放在一些人为的事物或宗教的仪式上?
审判的时刻(四12~22)
·悲剧的结局(12~18):以利怀着破碎的心和污名而逝去,那是因为他姑息两个顽劣的儿子所致。同时他也应该告诉以色列人约柜不是护身符,它只是神与其子民同在的记号,以色列人并不能藉约柜而为所欲为。今天有些人过于注重崇拜的地方、方法、讲员,以为神是藉他们来与人相联接,其实这就是一种崇拜偶像的行为。
·悲哀的开始(19~22):通常一个孩子的诞生和命名都是使人欢欣的喜讯,但是以利的小孙儿却遭遇大不幸;祖父和双亲都死去,他在襁褓之时便接受了一个使他对自己悲惨遭遇永难忘怀的名字。以上种种,都使人明白到我们所做的愚行和罪恶都会为我们的后代种下恶果。愿意我们都不只是为自己而活的人。
默想 以利虽曾犯错,可是在他临死的时候,仍见其关心神的荣耀和祂的子民。今天我们对神,对别人到底有多少关心?我们的关注会有甚么结果?
撒母耳记上 第五章
限制神的能力?(五1~12)
非利士人一点也不明白,他们以为掳获了约柜,就已经真的把以色列的“神”也俘掳了。他们把约柜放在自己的庙中,此举若不是表示在他们的神中多加一位,就是要炫耀他们的“大衮”已战胜了以色列的神。其实上述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;异教的偶像并不能与永活的神看齐,更加不会在非利士人“大衮”──农神的面前俯首称臣的。
·偶像被摔碎(3~5):神在非利士人受难之前已先给他们一些警告。大衮像仆倒在地,很明显地道出一个真理──神与祂人民的关系中,并不能容忍有敌对者的存在。
·人们的呼号(6~12):非利士人并没有学习到功课,他们以为耶和华神与他们的“众神”有着同样的性质──每一位“神”只局限在一个小地区上。但是神却证实了祂是无所不在的神(全地的神),无论在哪里都永不能受人戏弄的。
默想 我在甚么地方限制了神的能力?
撒母耳记上 第六章
神带领的方法(六1~9)
·以色列人带同约柜前往作战,因为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强逼神使他们胜利,但这样对待神是不对的。他们可能正在思想用甚么方法把约柜抢回来,可是神自己是有能力看顾约柜的。神藉这事教导他们,使他们明白神并不需要倚靠他们,同时也不会被非利士人所利用。虽然非利士并不是神的子民,但他们亦不能对神不敬和无礼。而那些迷乱了的非利士人,实无能为力除去这个曾给他们许多麻烦的战利品。
·不必要的祭品(4):当非利士人送回约柜时,亦造了一些金祭品,以为这样做就可以除去灾害。其实,真正的解决方法是“要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”(5)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去求取和平或与神讨价还价,因为那是神的赏赐,只送给一切怀着破碎和痛苦心灵的人。
·奇异的回程(9):本来母牛的本能(7)是一定会走向小牛犊那里去的(10),可是神使牠将约柜送回以色列。
默想 你曾否以自己的方法来讨神喜悦?
喜乐与荣耀(六10~七2)
你是否觉得与神交通有许多困难?好像对祂已太熟悉了,因而对祂不很尊重?有些时候,你又觉得祂是遥远而荣耀得使你觉得完全不认识祂,那些伯·示麦人也一定有同样的想法。
·愉快的归程(六10~18):看见眼前的事实,很难怪他们这样的欢喜(六13);他们甚至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,神的约柜竟然不用打仗就归回他们!看见这一切他们便知道应怎样做──车子作为柴火,将母牛献给神为祭品。或许他们会这样说:“这完全是祢的作为,主啊,这一切都归给祢。”神在我们的生命中也常赐下意想不到的祝福,我们有没有同样感恩的心?我们是否贪婪地抓紧这些东西而忘记了那位“施恩者”?
·鲁莽造成的悲剧(六19~七2):由于一些伯·示麦人太兴奋而忘记了神的律例──怎样处理约柜(参民四20)。这要教训神的子民,神是圣洁和不可轻慢的;那些人的死是一个惩罚(六20)。
默想 我们对神的崇拜是否太轻浮?我们应该怎样去平衡我们的欢乐和虔敬?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