祷 告
经文:路加福音18:1-14节
一、破冰话题
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你目前的祷告生活状态?为什么?
二、经文问题
1、路加在18:1节特别说明了耶稣讲第一个比喻的目的是什么?
(“要人常常祷告,不可灰心”)
耶稣知道我们祷告时容易遇到什么挑战?
经不起环境与时间的考验 ,会选择放弃
2、寡妇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法官?他的特点是什么?(18:2, 4, 6)
不义的法官
不敬畏神,也不尊重人
3、寡妇是如何对待这个不义的法官的?(18:3, 5)她的行动体现了什么品质?
常常去找法官
(坚持不懈、恒切、甚至“缠磨”)
4、不义的法官最终因寡妇的“烦扰”而伸冤(5节),但神与这法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?(参考7-8节)
神是慈爱、信实、他比法官更乐意垂听我们的祷告
5、比较法利赛人和税吏:
第一、位置: 他们站在哪里祷告?(18:10, 13)
法利赛人在圣殿里祷告
税吏远远站着 不敢靠近圣殿
第二、姿态/动作: 他们祷告时的身体语言有何不同?(18:11, 13)
法利赛人 站着自言自语
税吏不敢望天 捶着胸
第三、祷告内容: 他们各自祷告的焦点是什么?(18:11-12 vs 18:13)
法利赛人 高抬自己 贬低他人
税吏 自觉不配 求主可怜
6、法利赛人的祷告表面在“感谢”神,实际上在表达什么?(自我称义、骄傲、贬低他人、以行为自夸)
他的祷告对象更像是谁?(自己)
7、税吏的祷告核心是什么?(认罪、求怜悯、深刻的自我认识、全然依靠神的恩典)
他的祷告对象是谁?(神)
8、耶稣在18:14a给出了怎样出人意料的结论?(税吏比法利赛人更有义)神看重的祷告关键是什么?(内心的真实、谦卑、认罪、依靠恩典)
9、这个比喻揭示了祷告中什么致命的态度?(骄傲、自义)以及什么蒙悦纳的态度?(谦卑、悔改、承认需要恩典)
三、应用问题
1、你是否有过像寡妇一样“恒切”祷告的经历?结果如何?(无论结果是否如预期)
在哪些事情上你最容易祷告“灰心”或放弃?为什么?
2、恒切祷告”是否等于重复念叨相同的词句?它的核心是什么?(是对神的信靠、对所求之事的重视、不轻易放弃的态度)
3、我的祷告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像法利赛人?(例:专注于自己的“成就”、比较他人、例行公事、缺乏真实悔罪?)
4、税吏的祷告模式(“神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!”)对我们有何启发?如何在祷告中操练真实的谦卑?
5、税吏的祷告只有一句话,却蒙神悦纳。我们是否常以为祷告必须“够长、够属灵”?请分享一句你最真诚的简短祷告。
四、挑战行动
恒切方面: 选定一件你关心但可能已经灰心的事(个人需要、他人得救、社会问题等),在未来一周/一月内,立志以新的信心和恒心为此祷告。你会如何具体操练?
谦卑方面: 在下次的个人祷告中,尝试模仿税吏的真诚,具体承认自己的某个软弱或罪,单单祈求神的怜悯和恩典,不附加任何“功劳”。感受如何?
总结:
对神: 要恒切祷告,相信祂的公义与慈爱,即使在看似迟延中也不灰心。
对己: 在神面前要存谦卑的心,真实地认识自己的罪,完全依靠神的怜悯和恩典,而非自己的义行。神垂听祷告,不因我们的“功德”,而因我们承认需要祂;不因我们声音洪亮,而因我们心灵破碎
对比: 神所悦纳的祷告,不是自义的清单,而是发自一颗谦卑、悔改、持续信靠之心的呼求。
简单来说,真正的祷告是坚持而谦卑的信心表达,神必垂听祂子民恒切的呼求,并喜悦那在祂面前谦卑认罪、寻求怜悯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