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基督里的新生活(3)
一、顺服掌权者
1、权柄是从哪里来?(1-2节)
- 一切权柄(包括政治、社会等)均由神设立,掌权者的存在和职分是神所命定的(13:1)。抗拒掌权者即抗拒神的安排,会招致审判。
2、作官的职责是什么?(3-4节)
保罗强调,掌权者的职责是维护秩序:赏善罚恶(13:3-4)。政府是“神的用人”,执行公义的工具,如“佩剑”象征其有权惩治罪恶。
3、基督徒为何要顺服掌权者?(5节)
外在原因:避免刑罚(13:5a)。
内在原因:出于良心(13:5b),即基督徒因明白神的旨意而甘心顺服
4、根据这段经文内容你认为顺服的界限是什么?
- 经文隐含顺服的前提是掌权者履行“神的用人”职责——惩恶扬善。若政权违背神的原则(如逼迫信仰、滥杀无辜),信徒需以更高忠诚归于神(参《使徒行传》5:29 “顺从神不顺从人”)
5、若掌权者明显不公(如暴君、压迫性政权),信徒是否仍需无条件顺服?如何平衡“顺服权柄”与“抵抗不义”?
二、爱弟兄
1、保罗提到什么事要常以为亏欠?(8节)
意思是在与人相处的各种事务中,不要在诸如钱财、人情等方面亏欠他人,但对于彼此相爱这件事,却要常常觉得做得还不够,要有一种不断追求、努力去爱他人的态度。这强调了彼此相爱在基督教信仰中的核心地位和至高价值,是信徒应当始终放在心上并努力践行的。
2、如何解释爱人就是完全了律法这句话(8-10节)
这里表明爱他人是对律法的成全。基督教认为,律法中诸多具体的诫命,如禁止奸淫、杀人、偷盗、贪婪等,其根本精神都可以归结到 “爱人如己” 这一原则之中。当一个人真正做到爱他人如同爱自己时,他自然就不会去做那些违背律法的事情,也不会去伤害他人,也就实现了律法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。
3、你将如何改变自己,更加关爱他人?
三、要警醒
1、保罗为何提醒信徒要趁早睡醒?(11节)
因为得救比初信时更近了
提醒信徒们要意识到现在是需要保持警醒、振作起来的时候了。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距离得救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,所以应当更加珍惜时间,积极追求属灵的成长和救赎。
2、保罗提到如今是怎样的时代?(12节)
“黑夜已深,白昼将近”的时代,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,将当前的世界状态比作黑夜,暗示着世界充满了各种罪恶和黑暗的事情。而 “白昼将近” 则表示救恩即将来临,光明的时代即将到来,鼓励信徒们看到希望,同时也提醒他们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要保持坚定的信仰。
3、面对这样的时代基督徒当如何生活? (12-13节)
第一、改变自己的行为
“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,带上光明的兵器。行事为人要端正,好像行在白昼”,意思是信徒们应当摒弃那些不道德、不光明的行为,要以正直、光明的方式行事。
第二、离开罪恶的生活
“不可荒宴醉酒;不可好色邪荡;不可争竞嫉妒”,这是具体指出信徒需要戒除的不良行为。荒宴醉酒会使人失去理智,沉迷于物质享受;好色邪荡违背了道德和伦理规范;争竞嫉妒则会破坏人际关系,滋生仇恨和罪恶。这些行为都与信徒应当追求的属灵生命背道而驰,所以要坚决避免。
第三、披戴耶稣基督
4、教会历史上哪位神学家读这段经文生命发生改变?今天你要如何改变?
奥古斯丁
公元 386 年,在米兰的一座花园中,奥古斯丁经历了他生命中最著名的悔改时刻。当时,他因内心的痛苦而哭泣,突然听到一个孩童的声音反复说:“拿起来读!拿起来读!” 他想起曾听说过有人因偶然读到《圣经》中的一段话而受到启示并皈依上帝的故事。于是,他拿起身边的《圣经》,正好读到书中:“行事为人要端正,好像行在白昼;不可荒宴醉酒,不可好色邪荡,不可争竞嫉妒。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,不要为肉体安排,去放纵私欲。” 这段话直击他的内心,让他瞬间感到了上帝的召唤和指引,心中充满了光明和确定性,所有的疑虑和困惑都消失了。
奥古斯丁听从了上帝的召唤,断绝了和情妇的关系,开始走上了追随上帝的道路。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和追求,决心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上帝,追求灵魂的救赎和永生。此后,奥古斯丁致力于研究基督教神学,并成为了一名重要的神学家和主教,他的思想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