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频:恩友歌 解说.mp3
视频:
《恩友歌》的作者斯克利文(J.Scriven,18l9一1886)不是一个诗人。他从来没有写过诗,只是当他准备结婚的前一天晚上,忽然得到未婚妻被水淹死的噩耗,痛不欲生,从极度痛苦中得到恩友耶稣的安慰, 于是拿起笔来写了这首诗寄回英国,安慰他的母亲。有人问他怎么也写起诗来了,他坦率地回答说:“那原是安慰家母所写的几行,因她在极度痛苦中。我无意让别人再看它......是我的这位恩友与我二人合作而写成的.”
但这首诗的内在感力,使它流传到各地。桑基和布利斯编订《福音圣诗》时,在杂志上发现了它,特请康弗斯为它谱曲,并将它加进《福音圣诗》。桑基后来对人说:“这首最后选入的圣诗,却成为最受欢迎的圣诗。”
斯克利文于1819年生于爱尔兰,1835年进都柏林三一大学学习, 尚未毕业即投笔从戎,不久因健康关系退伍,又进三一大学继续学习, 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任教员。他为人豪爽,见义勇为,时常拿着工具箱到处免费为孤寡老人修补门窗,作些义务活,因此,得到邻里的称赞。 他晚年健康欠佳,患有忧郁症,生活也不宽裕,但从他所守的普利茅斯弟兄会(见第21首注)的信仰得到安慰。后来他的尸体被发现于加拿大安东尼奥省的伊利湖,死因不详。
作曲者康弗斯(C.C.Converse,1832一1918)早年就和桑基、布雷德伯里等福音派作曲家合作编写供主日学校应用的歌谱,以后转向古典音乐的研究,留学欧洲,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,与当时有名的音乐家李斯特①、斯波尔②(事略参阅第295首)成为莫逆。1859年回国改习法律,在宾州伊里执行律师业务,同时又写作谱曲,成为有名的音乐家。 这首诗的调名有二:1、《伊里(ERIE)》,为纪念他工作的地方和原作者蒙难处;2、《康弗斯:何等恩友(CONVERSE:WHAT A FRIEND)》以纪念作曲者本人和这首不朽名歌的首句。
①李斯特(Franz Liszt,1811一1886)匈牙利钢琴演奏家、作曲家。 曾因旅行各地演奏,赢得钢琴大王的称号。罗马教皇曾赐予方丈头衔和授予四品圣职。音乐著作甚多,重要的圣乐合唱作品有《耶稣基督》 (1866年)和《诗篇五十三篇》(1863年)等。
②德国著名音乐家斯波尔(L.Spohr, 1784一1859),又译作“史博”。斯波尔是当代杰出的小提琴家、作曲 家和乐团指挥。自幼即显示出音乐天才,5岁就能作曲,以后跟名师学 习,青出于蓝,出人头地,但为人刚直,不为当局欢迎;晚年不幸断臂, 不能再指挥乐队,但继续作曲,得到很大的成功。他醉心于使用半音阶 的和谐进行法与变调。这曲调本来名叫《斯波尔(SPOHR)》,以后因与 同名曲调相混淆,乃改名为《邀请(INVITATION,GERALD)》,乃选自他 所著的歌剧《耶稣最后时刻》中的唱段,音调悦耳,表达出耶稣柔声呼 召的神韵。
部分资料来源赞美诗(新编)史话---王神荫 编著